此次工作坊探討性別在不同宗教中的概念與具體的實踐,在民間信仰、基督宗教、佛教與伊斯蘭教的不同教義下,特別是女性做為群成員的一份子,在歷史上有著怎麼樣的發展,是探討的主題,由此更進一步促進宗交間的對話與交流。
民間信仰的主講者:陳梅卿教授、台邦·撒沙勒教授與邱延洲先生分別就女神信仰的起因、原住民族的信仰流變,和女神在社會的功能為主軸,分析在歷史巨河中的民間信仰內涵。陳梅卿教授以其多年的田調經驗,探詢在嘉南大圳工程中的女神信仰。1920年修建嘉南大圳開工,大圳工程使當時地處烏山頭水庫的三壁仔 (鎮護宮之前身)遷地改建,此小祠之主神,相傳為附近之女子,在婚前前往其舅舅處報告婚期,回程中為土匪所獲,不從而自殺,後因有靈異現象,為當地民眾所拜。另一例為渡仔頭長春廟,為嘉南大圳之渡槽橋旁之小廟,大約五十年前有位女性要到第九訓練中心探望其弟,因交通事故死亡,後因靈異事件,而使民眾建小祠拜之。省道改建四線道時,包商又改建,但目前已為里中大廟北極殿收編,由里中之幾個鄰民眾祭拜。
原住民族的信仰發展淵遠流長,台邦·撒沙勒教授向聽眾講述魯凱族的傳統信仰與面對新政府、新思想的回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宗教傳入了魯凱族部落使得部落出現「反傳統」的現象,許多思想激進的教友主張要以具體行動來破除傳統的禁忌與「迷信」,因此有些祖靈屋被拆解,就地興建教會,這導致部落傳統信仰徹底被打破,造成日後西方宗教在魯凱族部落的盛行。目前,部落幾乎已無傳統宗教的影子,族人的生活作息高度基督教化,過去耕作、打獵和祭儀前必須占卜的習慣轉變成讀經和禱告。部落集體的作息,也以教會的禮拜活動為主。改宗後,對信徒而言,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慶,不再是收穫祭,而是聖誕節或復活節等西方重要的節日。
邱延洲先生為成大歷史博士候選人,他從「小法科儀」和「鸞堂信仰」審視民間信仰中兩種體系如何「觀照」女神與「生育」的連結進行論述。一般而言,華人社會的信仰常被認為是強烈的「功利主義」,亦即,華人透過某些形式的「交換」獲取神明的庇佑;但此僅為表面現象。事實上,華人社會對每一位神祇均以「傳說」、「神話」建構其職能,而女神亦然。「女性」神祇被賦予了「生育」的職能,抑或照顧「幼兒」的功能。
基督宗教作為西方世界主流信仰,其發展歷史至今已餘二千載,其中的若干門派在面對女性議題時,往往有不同的詮釋角度。本次工作坊先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神學院王崇堯教授娓娓道來基督教父權主義下的女性與女性神學的發展趨勢,並透過個案研究——Rosemary R. Ruether的個人經歷與思想開啟聽眾對基督教神學與實際運作的初步認識。緊接著長榮大學神學院教授廖學銘博士以馬可福音中彼得的岳母、外邦婦人,以及膏抹耶穌的女人為例,帶出女性角色與其神學意義。寫於公元約70年左右的馬可福音,其中的重要角色雖以男性居多,女性人物在數量上卻也佔了四分之一強,具名的有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希羅底、抹大拉的馬利亞、雅各和約翰的母親馬利亞和撒羅米。儘管其中多數女性不具名,婦女在耶穌的追隨者當中具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特別在門徒訓練方面,堪稱「服事」的典範 (見可一31,九35,十43~45)、信心(五24~34,七24~30),和奉獻(十二41~44,十四3~9)。其中別具一格並值得一提的是外邦婦人堅信耶穌能趕走附在她女兒身上的污靈(七24~30)。這個驅魔敘事足以彰顯耶穌所傳的福音不受限種族、宗教,特別是性別的限制。最後天主教道明高中學務主任楊嘉欽博士以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基督宗教信仰案例,講述在地聖母瑪利亞信仰的變化。天主教道明會會士將聖母信仰傳入高屏地區後,聖母瑪利亞即成為當地居民生活及信仰中的重要依靠,部分地區每年定期的慶典更成為地方上重要的宗教活動,同時也將聖母信仰向外傳播至台灣各區域。
現代科學的發展似乎讓宗教的影響力大幅衰微,然而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長姚玉霜教授對新宗教運動多年的研究顯示,宗教對社會結構的運作,特別是性事和性別來說尤為重要。雖然目前研究的研究多聚焦於美國的新宗教運動,但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新宗教組織說明了這個議題仍有許多研究空間,姚教授在此次工作坊剖析了女性在其中的地位以及這項運動在台灣的發展與借鏡,這與接下來楊熊端教授的演講內容有一同工之妙。
楊教授為廣東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的副教授,此次講題,白族「蓮池會」同樣聚焦於其中的女性角色,講述中國西南部大理白族婦女民間信仰組織「蓮池會」與白族中老年婦女生活之間的關聯,這些「老齋奶」不斷地將信仰中的一些內容內化為她們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並以不同的方式獲得在「會夥」中的角色,發揮不同的作用。對這些在生產生活中逐步退出要角地位的中老年婦女而言,「蓮池會」不僅讓她們獲得了其所需的深層次精神追求,更重要的是她們還獲得了不同於家庭、村落中的新角色,在另一種環境中發揮自身作用,從而獲得了社會認可的機會,亦即借助宗教聯繫俗世的社會生活。
接下來,簡瑞瑤博士將主題帶向了佛教領域。佛教作為亞洲東部最具影響力的信仰體系,其思想、僧團組織,以及與政界千絲萬縷的關係,都對東亞、東南亞有著顯著的影響。其中在中國和台灣,漢傳佛教的影響至今仍隨處可見,簡博士透過分析南朝梁,寶唱的《比丘尼傳》與民國時期,釋震華的《續比丘尼傳》二書,闡釋在男尊女卑的華夏大地上,比丘尼以及當時女性對自我角色、傳統家庭價值觀的認知與反思。
伊斯蘭主講者:邱炫元教授、黃樂之博士、江孟勳先生,以較少為人關注的伊斯蘭性別議題為要點,切入以女性、婦女等視角,講述近代、現代以及作品的例子,來探討相關的性別議題。
邱炫元教授主講的是印尼華人穆斯林女性宣教師Irena Handono。 原本出身於有名望的華人天主教家庭,然而因修讀比較宗教的課程開始接觸到伊斯蘭教義,進而一路懷疑基督教「三位一體」的神學思想,並認為伊斯蘭才是恪遵與回歸一神論的正統信仰。定出教改信伊斯蘭的她,一面跟自己家庭和天主教組織決裂。在她慢慢成為穆斯林宣教師之後,採取堅定的批判基督教與教會,企圖將印尼穆斯林社群基督教化的立場,並成立自己的宣教組織來傳達這些反基督訊息。以此將從印尼戰後的基督宗教與伊斯蘭關係歷史和印尼女性穆斯林宣教師活躍的性別角色兩條軸線,來探討Irena Handono為何能在基層穆斯林社會以一個女性的身分來宣揚這些反基督的宣教內容?這反映出印尼穆斯林社會的特殊性別文化對於女性宣教師所保有的自主空間。另外,她宣揚了那些反基督的論述,反映出印尼戰後那些基督教與伊斯蘭之間的緊張關係?
黃樂之博士從當代摩洛哥女性作家蕾拉.阿布載德的小說《最後一章》裡,探索性別和宗教的關係。從當代阿拉伯女作家對宗教與女性主義不同的理解開始。嘗試釐清針對阿拉伯女作家作品評論本身所帶有的政治意涵。這樣的政治意涵實則與讀者或評論家身處的大環境息息相關,受到了全球權力分布不均等的影響。其中也包含著摩洛哥女性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糾結,又和法國殖民背景下,維繫傳統的聲浪與現代化推進的拉鋸有關。此糾葛與摩洛哥文學經典裡性別化的身份建構相互影響,而作為一種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宗教,伊斯蘭信仰在此建構的過程中亦不時被各陣營所挪用。當擁護本真的正統性與強調因應現勢的革新成為了文學論述的戰場,當代摩洛哥女作家如蕾拉.阿布載德試圖以不同的角度來處理兩極化的選擇。於是主要聚焦於阿布載德的小說《最後一章》中摩洛哥民間巫術、伊斯蘭經典詮釋與西方價值觀的碰撞,來解析摩洛哥女性身份的流動與重塑的潛能。
最後由江孟勳先生講述拉戌德.理達(Rashid Rida, 1865-1935)的婦女改革觀。解析何以他提出支持現代西方婦女觀的同時,卻又得以捍衛伊斯蘭傳統的婦女權益。相較於其他過去的研究觀點,來指出理達的伊斯蘭婦女觀不但有時代合理性,且在伊斯蘭復興改革傳統中具有高度指標意義。因此,理達的婦女改革理論不僅可視為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穆斯林社群內部對現代婦女問題的反思,亦為當時穆斯林知識份子在面對現代西方文明衝擊時所產生的一種適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