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探索當代台灣都會大眾宗教
講者:姚玉霜教授(佛光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時間:2021/6/9(三)1400-1600
*演講影片請至本中心Youtube瀏覽
本中心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MTL-O2yQuKntNl5rEDiaw
摘要:
統地分析新教團如何能成功傳播的各項因素,修正了過去學者只針對「參與人」或「經典分析」,而將研究重心置於對教團本身活動的探討;更重要的是以批判態度結合鳥瞰式巨細彌遺的方式對宗教教團的種種活動與發展進行分析。此研究方法不但能完全掌握宗教團體吸收信徒的策略,更可深入理解該教團如何使信徒加入活動的設計與改造信徒價質觀的策略。
個人近年來主要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西方學界宗教學研究的新方向,即在台灣都會區「新中產階級」大眾宗教運動的研究中提出了「華人式領導權威」(Chinese charismatic authority)的人格特質、女性宗教領導者,以及當代最新發展-宗教訴求(religious appeal)。宗教訴求(懇求、控訴)是一個尚待耕耘的研究領域,在解讀有限的文獻途徑中,總是以機械性功能論的觀點視之為對一教團積極之感受與教義本質上的理解;而一般也認為對宗教的訴求是反應對現有社會組織結構的不滿或傳統價值不公的反感。因此,對一新宗教教團的「提供」或「供應」經常被認為是宗教訴求與改宗的動機。此主觀經驗式的研究方法不但處理學界中慣設立場的問題—宗教興起與社會改造間的關聯性,更可深入闡釋由「剝奪論」觀點擴及發展至「教派化」的理論。
研究發現對神聖性的追尋、同儕壓力、生活的不安全感,或是對自我重新肯定和心靈充實的需要,乃造成宗教變革的原因。此外,族群認同與社會背景也成為影响信徒對宗教訴求的重要研究範疇,藉由參加與本身社會背景相同的宗教團體,得以促成參與者的社會責任與回歸傳統價值,導出對教團忠誠度的另一有力助因。因此,可得知在「成員吸收」的策略中,宗教教團總是刻意積極地配合某一特定社會族群的需求。
關鍵字: 宗教社會學、大眾宗教、都市化、新中產階級、宗教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