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緣起:
台南市中西區向來是傳統信仰重鎮、廟宇香火鼎盛之地。
2018年底,由八吉境總趕宮建醮始,到2019年初的西羅殿送天師儀式結束,此期間中西區共5間廟宇建醮。這些大大小小祭儀,雖然吸引了不少香客朝聖、外地觀光,但頻繁的噪音與交通問題也不免影響到一般市民生活,引發爭論。
過往,廟宇儀式為社區共同事務,但現今伴隨都市計畫、道路拆建、人口外移等變因,已形成社區內成員的改變。新住民與舊傳統如何共存?成為當今廟宇活動不能忽視的議題。
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有感於在新與舊的時代之間,堅守文化多元價值之重要性,因此邀請長期於中西區從事社區營造的陳梅卿教授,共同合作舉辦本次工作坊,希望能由學院內的角度,讓信徒與非信徒民眾、廟宇執事、相關公部門單位,一同對話。希冀讓社會大眾理解傳統之重要,也讓宮廟了解現代市民生活與城市治理的重要性。期許透過對話,相互理解包容、消除成見,尋求最大公約數,以利社區經營。
主持人:林長寬(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引言人:陳梅卿(成功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五條港社區發展協會副理事長)
與談人:楊一樂(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
洪一中(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總幹事)
議程:
l 開場
l 中西區諸廟歷史與醮典緣起
l 建醮儀式流程及必要性
l 從北部的寺廟管理看南部寺廟的祭典
l 對談
活動側記
整理|國立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
本次舉行於2019年5月8日文學院學術演講廳舉辦的「台南廟宇活動與現代市民生活的對話工作坊」,吸引了不同專業領域者前來參與,包括一般民眾、不同系所的學生,甚至還有市政府之警務人員與中西區廟宇幹事等。工作坊由多元文化中心的林長寬主任主持,引言與活動組織之要角為成大歷史系退休教授、現任五條港社區發展協會副理事長的陳梅卿老師,以及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畢業、曾任法師且與民間信仰深具淵源的楊一樂先生,與談人還包括現任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總幹事的洪一中先生。
此工作坊緣起於2018年10月起台南市中心接連不斷的大大小小建醮活動,當時共有五間歷史悠久的廟宇接續或同時舉行醮典,除了儀式本身的鑼鼓與鬧熱聲之外,還有施放至凌晨的鞭炮聲,這些對一般市民作息造成的影響,終於在社群網路上引起爭論。在這些爭議中,可以看到有些住民對廟宇活動徹底反感、也有些抱以同情態度,但也更有一些重視文化的人們主張不能一味以現代價值凝視傳統。都市化、道路拓寬,居民遷徙、社區改變、信仰改變等種種原因,建醮活動逐漸與現代市民生活產生扞格,但這些活動對廟宇、信眾與舊住民而言,卻可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且更遑論是數十年一回的重要祭典。這個工作坊希望邀集大家來談論這份現代社會裡的矛盾與衝突,溝通廟宇、民眾與多方看法。
活動首先由陳梅卿老師進行簡單開場,隨後她開始介紹台南中西區日前舉行醮典的五間廟宇:金勝宮、西羅殿、米街忠澤堂、八吉境總趕宮、八吉境道署園,這幾間廟宇地理位置相近,以去年11月開始至今年2月,各自的建醮活動行程十分密集,同時也接收到諸多抱怨。陳老師先引用文獻資料介紹廟宇歷史,並強調過去廟宇歷史經常被以訛傳訛,需將史料視為驗證歷史傳說與淵源的重要工具。除外,陳老師也以自身在台南的生活經驗與廟宇交流經驗,向觀眾分享一些廟宇外觀環境及內部現況,藉以推敲民眾對建醮活動不滿的原因。
隨後,由楊一樂老師接棒,楊老師主要與民眾探討:民間信仰的意涵、功用;政治與宗教掛勾是否促使社會走向君權神授;神明之於人類社會的作用,何以淪為人類操弄之工具;過往未受政府介入時的廟宇運作狀況;信仰由中國來台之後的變化;何以廟宇周邊居民未能與神聖空間共榮,反而會民怨四起?等等諸議題。
楊一樂先就其論文標題〈民間信仰與現代社會的衝突:從建醮慶典來看〉開始,解釋何謂「建醮」,引領聽眾進入民間信仰的世界。根據他的說明,建醮雖是出現在日常的活動,但其儀式之複雜需交由建醮委員會全權處理,因而實與民眾頗有距離,同時建醮在消災降祥的意義之外,亦如同年底核銷,是一種在豐收過後、立冬之後,才有餘錢去興行的儀式。楊一樂接著解釋一般民眾比較可能看到的,是類似普渡那樣的、形式上的大拜拜,但建醮其實又不太一樣,在他的論文裡,即詳細地介紹建醮活動的儀式與內容,例如「送天師」是建醮中最令人引頸期盼的,可是一旦陣頭數多、時間長、區域廣,加上燃放鞭炮的問題,往往這成為警局受理民怨不斷的一天。因此,建醮的複雜與多禮也一直常被質疑,是否需要求取一節制與平衡?
但這問題可能還是得回歸到文化上來更進一步思考,例如宮廟與社區間的關係、時代的變化、後住民的遷入、信仰與習慣上的認知差異。傳統上,廟宇是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的中心,一如歐美社會的教堂,但隨著社會現代化與西化,許多新住民認為也許會認為宮廟文化並不重要,同時廟宇的多功能性也在新社會下漸漸喪失。可是另外一方面來看,也有許多民眾內在還是存有對神明的信賴,例如一般人常在倒楣的時候去拜拜,亦即平時不踏入廟宇的人也會在某些時刻祈求心靈之寄託,使人也無法完全否認民間信仰有其可愛的地方。民間信仰的點滴屬於庶民文化,保留了很多在檯面上與學界看不到的一面,這些都值得紀錄與觀察。如果台南市官方有意保留這個文化區塊,那未來這類活動該由誰管轄?如果說文化事務由文化局管,迎鬧熱跟宮廟可能歸屬民政局管轄,迎鬧熱的交通問題又與交通局有關。未來隨著觀光客與後住民增多,誤會可能更深,因此楊一樂老師強調,未來也許需要更多不同單位的交流與溝通,謀求共識。
第三位講者為洪一中先生,他從一些北部宮廟的差異切入,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觀點。不過綜合來看,北部廟宇社區與南部似乎有所差異,主持人林長寬則認為,臺南在社會發展上受到的現代化影響較慢,因此有別於北部的現況。楊一樂則認為,台南地區聚落形成比較早,祭祀圈與信仰圈已經融合在一起,南部已經感覺不到範圍的差別,但中北部更明顯。洪一中先生也提出,科儀是民俗很重要的藝術,師公上台前很輕鬆,一上台的腳步就不同了,這就是民俗藝術很重要的一點,也是一種需要被好好保留的無形文化資產。若能好好保存,產生藝術價值與意義後,廟會也是也就不會淪為製造噪音的工具,喪失整個信仰脈絡。
到了對談時間,首先,第一位觀眾提問:也許北部太多新移民與外來族群,使得廟宇文化較快觀光化,而南部變遷較慢,是否比較可能維持既有習慣與信仰?同時他也感慨,一般民眾較難碰觸複雜的宮廟文化,因此對這些文化知識仍有段距離。
其次,也有人談到廟宇文化的性別問題及語言問題,例如即使是供奉女性神明的廟宇,女信徒也同樣受到習俗的歧視,還有醮典中有些困難的古典台語或語句,可能造成研究上的困難。楊一樂老師則回答醮典確有性別問題,例如嚴禁婦女登廟頂,因民間信仰深信婦女月事是一種污穢,不過現代醮典中已經慢慢開放,或許是因應金錢和權利帶來的變化。例如關帝廳的建醮主任委員是女性,即逐漸證明醮典已對性別沒有嚴格限制,顯見社會也逐漸在接受變化。而語言與研究問題,也只能依靠長時間的浸淫與投入才能理解。
最後,活動接近尾聲,賓州大學東亞暨民俗學研究所盧佳慧博士提問並提供幾點反思:一、討論宗教信仰遇上當代社會現代市民生活的衝突時,他以點香問題為例,提問即便眾人皆知點香之信仰意涵,可一旦有人拿出科學數據論證污染問題,那麼,在文化與科學兩種價值衝撞時,除了各退一步之外,是否別有他法?二,雖然民眾對信仰圈感興趣,但其實難以進入,因為科儀過於專業且具有文化內涵,但現在幾乎都是以一種文創商品化在販賣在宣傳,只會看到表面無法進入。三,美國最近提出了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的看法,他認為這跟台灣民俗信仰有相似性。宗教有依歸,有嚴謹程序,但若能變成一個基本價值,一種人可以實現的內在精神狀態時,是否就以用公民宗教的概念去看待?
面對上述這些問題,對話無法馬上有立即的答案,但是大家都同意,台南的宮廟文化是珍貴的,但若需消弭其與民眾間偶爾的衝突,似乎還需做更多人文素養上的努力。在表定時間過後半小時,活動散場,但與會者並沒有馬上離去,反而在演講廳外繼續熱烈討論,也許這些討論就像宮廟中的香火一般,源源不絕,也許,面對這樣的議題,還需要以更多的對話、更平靜的心情去理解,並找到一個信仰圈與生活圈能夠融洽共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