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 | 作者 | 刊名 | 年,期 | 頁碼 |
開創閩臺交流新里程──金蓮升高甲戲劇團赴臺 | 夏藝 | 中國戲劇 | 1994,05 | 33 |
薌潮劇社與閩南青年的成長 | 鞏玉閩 | 福建黨史月刊 | 1994,11 | 33~34 |
聽唱新翻楊柳枝——贛劇音樂發展的新趨向 | 湯石成 | 福建藝術 | 1995,01 | 62~64 |
高甲戲 | 秀慈 | 中國電視戲曲 | 1995,02 | 45 |
泉州方言與地方戲曲 | 王建設 |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1995,03 | 117~122 |
“悠悠一曲海峽情,兩岸共奏華夏音”──臺灣地方戲曲的閩南淵源 | 會硯 | 中外文化交流 | 1995,03 | 26~27 |
海外華人與潮劇 | 陳歷明 | 東南亞研究 | 1995,05 | 60~63 |
薌劇現代戲僑鄉軼事 | 姚溪山 | 福建藝術 | 1995,06 | 52~66 |
《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出版發行 | 曾經 | 福建藝術 | 1996,01 | 12 |
臺灣歌仔戲傳入閩南的時間、地點、人物之爭議 | 陳耕 | 福建藝術 | 1997,04, | 3~5 |
高甲戲丑行的藝術 | 編輯部 | 中外文化交流 | 1997,06 | 14 |
潮劇與潮州音樂 | 林淳鈞 | 文史知識 | 1997,09 | 46~49 |
海峽兩岸的潮劇潮樂 | 孫英龍 | 文化月刊 | 1997,09 | 20 |
福建南戲轟動臺灣 | 尤春成 | 中國戲劇 | 1998,01 | 50 |
古典戲劇中的方言口語詞匯 | 王永炳 | 方言 | 1998,01 | 75~80 |
化解柯派藝術獨具高甲神韻——高甲戲《金魁星》導演藝術淺議 | 劍民 | 中國戲劇 | 1998,01 | 23 |
閩南薌劇放新花 | 顏振奮 | 中國戲劇( | 1998,01 | 26~27 |
研究中國戲曲文化史的重要文獻——簡介《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 | 鄭國權 | 戲曲藝術 | 1998,02 | 89~94 |
潮劇三探 | 林淳鈞 | 尋根 | 1998,04 | 9~11 |
南音、梨園戲、敦煌樂舞——樂舞劇《南音魂》創作談 | 陳燕 | 舞蹈 | 1999,01 | 57~58 |
龍巖市民間道壇演出的戲劇——師公戲 | 劉遠( | 戲劇藝術 | 2000),01 | 120~125 |
明本潮州戲文詞語選釋 | 林道祥 |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 2000,01 | 85~88 |
談明刊閩南方言戲文的校注 | 王建設 |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0,02 | 76~84 |
平陽鄉間的布袋戲 | 徐兆格 | 戲文 | 2000,06 | 33 |
試論薌劇劇作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嬗變 | 楊聯源 | 戲曲研究 | 2001,01 | 146~166 |
五十年代海峽兩岸歌仔戲改革(改良)之比較 | 陳新鳳 | 人民音樂 | 2001,04 | 37~39 |
關于閩臺歌仔戲與歌仔戲音樂的思考 | 鐘樺 | 藝術探索 | 2001,05 | 7~9 |
歌仔戲唱腔與閩南方言音調 | 李啟鴻 | 福建藝術 | 2002,04 | 36 |
勤將管弦弄為求意蘊純——高甲小戲《送水飯》音樂創作與思考 | 朱偉捷 | 福建藝術 | 2002,06 | 40~41 |
管弦和雅韻醉八方——南音現代劇《情滿圍頭灣》的錄制 | 唐鷹峰 | 音響技術 | 2003,02 | 17~19 |
本土音樂與文化變遷——兼論閩南歌仔戲(薌劇) | 莊村玫 | 廈門教育學院學報 | 2004,01 | 80~81+75 |
好一個武夷劇派 | 郭啟宏 | 福建藝術 | 2004,01 | 26~27 |
曹學佺與閩劇 | 廖楚強() | 福建鄉土 | 2004,01 | 26 |
閩南歌仔戲的文化審視 | 莊村玫 |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4,01 | 85~88 |
藝術創造與兼收并蓄——兼及對高甲戲“旦角”表演的思考 | 陳娟娟 | 福建藝術 | 2004,01 | 67~68 |
試論幾首南曲曲詞的改革——兼論其相應戲劇的源流 | 莊天山 | 閩都文化研究 | 2004,02 | 746~759 |
掌中明珠南國奇葩——南派布袋戲的藝術特色與現狀 | 洪世鍵 | 福建藝術 | 2004,02 | 67~68 |
當代戲曲的后現代傾向 | 陳世雄 | 福建藝術 | 2004,02 | 14~15 |
不倒的“薌劇之幟” | 昉譚 | 福建藝術 | 2004,03 | 56~57 |
歌仔戲與薌劇 | 郭志賢 | 戲曲研究 | 2004,03 | 48~59 |
從明清閩南方言戲文看“著”的語法化過程 | 王建設 |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4,03 | 128~132 |
臺灣“竹馬戲”音樂之探討 | 施德玉 | 戲曲研究 | 2004,03 | 280~304 |
從歌仔戲的特點看閩南戲曲的發展趨向 | 劉文峰 | 戲曲研究 | 2004,03 | 40~47 |
閩南歌仔戲的生存策略 | 謝雍君 | 戲曲研究 | 2004,03 | 30~39 |
邵江海對歌仔戲“曲唱”的探索 | 陳新鳳 | 福建藝術 | 2004,04 | 28~30 |
廈門歌仔戲生態環境分析 | 陳耕、林志杰&顏梓和 | 福建藝術 | 2004,05 | 8~11 |
歌仔戲《邵江海》音樂設計與創作 | 陳彬 | 福建藝術 | 2004,05 | 66~67 |
閩臺錦歌的傳播衍化與“同源”現象 | 劉向東 | 戲曲研究 | 2005,01 | 41~55 |
由閩南“幕表戲”起…… | 張天鵬 | 中國戲劇 | 2005,02 | 56~57 |
關于閩南語皮(紙)影戲本的研究——讀《歐洲漢學研究會不定期刊》第2輯 | 汪毅夫 |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5,04 | 5~10+112 |
扎根在僑鄉的土地上——淺談方言與歌劇 | 何杰 | 戲文 | 2006,01 | 82 |
閩臺傀儡戲——木偶 | 何金芳 | 炎黃縱橫 | 2006,01 | 20~21 |
歌仔戲的“歌唱”與“曲唱” | 陳新鳳 | 中國音樂 | 2006,01 | 135~138+145 |
宋元民間目連戲的另一種形態——泉州傀儡戲《目連救母》的文化闡釋及形成年代考論 | 馬建華 | 戲曲研究 | 2006,03 | 221~245 |
南音文化活動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促進作用 | 廖秋子 | 中國戲劇 | 2006,04 | 52~53 |
“高甲丑”與閩南觀眾的接受心理 | 戴冠青&許雪儀 | 文藝爭鳴 | 2006,05 | 141~145 |
漳州錦歌的“一枝兩葉”——臺灣歌仔戲與漳州薌劇 | 孫紅英 | 政協天地 | 2006,06 | 24~25 |
薌劇兩岸淵源情長 | 陳彬、李易&張偉雄 | 中外文化交流 | 2006,06 | 56~58 |
南派布袋戲的主要價值與意義 | 洪世鍵 | 福建藝術 | 2006,06 | 37~38 |
南國奇葩掌中戲——南派布袋戲的歷史淵源、基本特征與藝術價值 | 洪世鍵 | 中國戲劇 | 2006,08 | 34~36 |
泉州觀戲 | 萬基虎 | 泉州文學 | 2006,09 | 28~29 |
月琴在薌劇歷史沿革中的突出地位及其形成原因 | 王爾村 |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 | 2006,S1 | 216~218 |
漳州掌中木偶流變及其對臺灣傳播 | 王毅霖 |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 2006,S1) | 225~226 |
民間劇作家林少鵬的情感世界及其愛的哲學 | 楊惠玲 | 中華藝術論叢 | 2007,00 | 126~136 |
楊騷話劇創作的閩地特色 | 何小海 |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7,02 | 56~60 |
行吟于舞臺與觀眾之間——記閩南民間女劇作者林少鵬 | 楊惠玲, & 王依民 | 福建藝術 | 2007,02 | 31~33 |
尋覓戲曲人物之神韻——探索多年來藝術形象塑造的心路歷程 | 尤春成 | 福建藝術 | 2007,02 | 38~39 |
歌仔戲:閩臺戲曲互動的結晶 | 何綿山 |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 2007,02 | 94~97 |
《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南音部分)隨想 | 吳璟瑜 | 人民音樂 | 2007,03 | 92~93 |
朱文:一個皮(紙)影戲本 | 龍彼得&盧亞麗 | 東南傳播 | 2007,03 | 29~33 |
保護重在傳承——有感于漳州市木偶劇團再培訓 | 王文勝 | 福建藝術 | 2007,05 | 54 |
丑中見美貴在創新賞梅花獎演員吳晶晶的高甲女丑表演 | 梁薇 | 中國戲劇 | 2007,10 | 48~49 |
京劇對歌仔戲藝術影響芻議 | 葉美蓉 | 藝苑 | 2007,10, | 27 |
歌仔戲漫談 | 陳志奇 | 廈門航空 | 2007,11 | 124~125 |
在晉江看高甲戲 | 姜玉芳&徐維耕 | 中華文化畫報 | 2007,12 | 26~31 |
高甲戲的來龍去脈 | 張子祥 | 中華文化畫報 | 2007,12 | 12~17 |
“正字”、“正音”與閩粵地方戲曲發展 | 王馗 | 戲曲研究 | 2008,03 | 115~136 |
梨園戲與泉州民間信仰酬神演出 | 羅金滿 | 福建藝術 | 2008,04 | 24~27 |
試論漳州竹馬戲的發展及其在臺灣的流傳 | 李珊珊 |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8,04 | 137~140 |
臺灣歌仔戲的形成、發展及啟示 | 李珊珊 | 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 2008,04 | 73~78 |
淺談閩南高甲戲“丑”角表演藝術審美特征 | 洪小松 | 文化月刊 | 2008,04 | 95 |
古南戲遺響——梨園戲 | 鄧曉燕 | 戲劇之家 | 2008,04, | 212~215 |
略論歌仔戲的音樂特性 | 陳新鳳 | 福建藝術 | 2008,05 | 45~46 |
閩南戲曲人物木雕藝術的本土性 | 陳偉長 | 藝術教育 | 2008,12 | 120+115 |
推廣閩南戲曲繁榮海西化 | 林小玲 | 政協天地 | 200810, | 34 |
淺論民間信仰為民間戲曲營造的文化環境——以閩南打城戲為例 | 駱婧 |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9,01 | 88~95 |
薪火相傳數百載敦睦鄉誼情更濃——第三屆(汕頭)國際潮劇節綜述 | 董學民 | 中國音樂 | 2009,02 | 119~122 |
高甲戲傳統與新創劇目的音樂設計 | 黃書貴 | 福建藝術 | 2009,04 | 58 |
靈感來自地域特色——歌仔戲《邵江海》的服裝設計 | 韋建美 | 演藝設備與科技 | 2009,05 | 64~65 |
泉州高甲戲音樂與泉州民歌的共融性探究 | 林靜 |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 2009,06 | 57~60 |
試談歌仔戲(薌劇)現代戲的創新之路 | 肖淑琴 | 藝苑 | 2009,07 | 64 |
福建古戲臺 | 王清雷 | 中華文化畫報 | 2009,11 | 104~109 |
明刊閩南方言戲文校注之得失 | 王建設 | 泉州師范學院學報 | 2010,01 | 6~9 |
淺談閩南薌劇表演藝術的傳承和創新 | 吳小蝦 | 神州民俗(學術版) | 2010,03 | 48~49+52 |
淺談薌劇音樂唱腔對演員表演的基本要求 | 鄒琳靜 | 神州民俗(學術版) | 2010,03 | 50~52 |
序《荔鏡記荔枝記四種》 | 王文章 | 福建藝術 | 2010,04 | 4~5 |
從臺語電影看海峽兩岸的文化淵源——以歌仔戲電影為例 | 陳志國 | 東南傳播 | 2010,05 | 1~3 |
從閩南潮劇談中國戲曲與古典舞的藝術特色 | 高綠茵 | 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 2010,06 | 76~78 |
談對瓊劇舞臺表演藝術的認識 | 張衛山 | 大舞臺 | 2010,06 | 74~75 |
高甲戲表演藝術:在傳承與創新之間 | 張麗娜 | 中華文化畫報 | 2010,08 | 128 |
歌仔戲的形成與發展述論 | 劉玉山 | 大舞臺 | 2010,10 | 158 |
臺灣現代布袋戲研究 | 華海朋 | 華章 | 2010,33 | 63 |
漳州地方劇種薌劇的音樂特點 | 李颺&鄧玲玲 | 民族音樂 | 2012,04 | 32~34 |
明清時期福建外來戲曲的傳播及戲劇史意義 | 楊麗霞 | 民族藝術研究 | 2012,04 | 42~49 |
外省戲曲在臺灣 | 何綿山 | 藝苑 | 2012,04 | 85~87 |
黃五娘的道德困境與梨園戲市井文人核心價值取向 | 黃文娟 | 福建藝術 | 2012,04 | 37~40 |
從《荔鏡記》等明刊本探尋泉腔南戲 | 鄭國權 | 福建藝術 | 2012,04 | 20~25 |
泉南戲曲市場調查報告三則 | 吳慧穎 | 中國戲劇 | 2012,09 | 68~69 |
大田漢劇的形成與發展演變 | 盧作約 | 中國戲劇 | 2012,09 | 66~67 |
《陳三五娘》的當代傳播及其意義 | 王偉 | 蘭臺世界 | 2012,17 | 64~65 |
關于泉州高甲戲的保護與傳承的思考 | 陳永裕 | 大眾文藝 | 2012,19 | 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