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計畫執行期程:中華民國108年10月22日至109年4月21日
本計畫執行人員:計畫主持人:劉益昌、共同主持人:段洪坤、協同主持人:熊仲卿
計畫緣起
臺灣平埔族群和東部以及山地地區的原住民一樣,是先於漢人在臺灣島內居住生活的群體,而臺南市佳里區的北頭洋聚落可能是平埔族群西拉雅族的其中一個社群—蕭壠社舊址的一部分。17世紀開始,隨著熱蘭遮城的興建,以及荷蘭人在臺南地區的拓殖與貿易活動,西拉雅族群開始發生了聚落及文化上的變遷。18世紀漢人大量進入臺南地區之後,加上清政府積極的土地開發與族群治理政策,最終導致部分北頭洋蕭壠社人遷徙到吉貝耍部落。
日治時期,遺留在北頭洋的西拉雅族人仍保有自古以來信奉「阿立祖」的文化傳統,此聚落因為地形與文化的特殊性受到學者的關注。國分直一在吳新榮的帶領下曾經調查過北頭洋聚落,開啟了西拉雅研究的道路,其後撰寫的學術研究論著《祀壺之村》,點出了北頭洋聚落在西拉雅學術史上的重要意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國民政府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治理延續日本政府的政策。民國45年(1956)年舉行的臺灣第一次人口普查當中,臺南縣有6,192人在國家的族群分類體系中找不到類別,他們既不是外省人,不是本省籍漢人,也不屬於九族「山胞」,這說明民國40年代(1950s)臺南地區仍有「非漢」的平埔族群認同。但是接下來的登記或補登記,這些人全部放棄原身份識別,可見行政手段造成的劇烈轉變。接著在政府刻意推行的大中國思想教育下,再加上整個大環境、社會存在對原住民的歧視,加劇了西拉雅人「去番認漢」的集體污名化認同反應,直到臺灣本土文化抬頭及高山原住民的自覺正名運動的推波助瀾下,才讓西拉雅人在民國80年代(1990s)漸漸找回自己的尊嚴及文化認同。
民國50年代(1960s)起臺灣的一批中央研究院學者及文化工作者,以日本學者的研究為基礎,開始進行平埔族群的研究調查。最早進行南部地區阿立祖信仰調查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劉斌雄教授,為當時的西拉雅族留下相當豐富的田野資料。其他文化工作者,例如:吳新榮、陳漢光、盧嘉興、陳春木等人也都留下相當多的文字記錄。民國80年代(1990s)的西拉雅族相關研究或報導更是如火如荼展開,如:歷史學者石萬壽、人類學者潘英海、民族音樂學者林清財、民族文化學者李國銘、國外學者John Shepherd 及Melissa Brown、文化工作者劉還月、涂順從等人,都曾以西拉雅族為主題寫了許多的論文、專書或報導,讓西拉雅文化更廣泛的受到重視,也進一步澄清了許多有關西拉雅族文化、族群關係、自我認同等的迷惑。
目前西拉雅族漢化已深,但在一些聚落中仍保存不少西拉雅族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需要進行詳細地調查、登錄與申報。臺南市東山區的「吉貝耍夜祭」業經文化部指定為國定重要民俗,「頭社夜祭」及「北頭洋夜祭」亦獲臺南市政府登錄為原住民族無形文化資產,各部落夜祭吟唱之牽曲已成為西拉雅族最具代表性之祭典歌謠。雖然西拉雅夜祭已經逐漸廣為人知;然而,其他已登錄和申報的西拉雅文化資產極為有限。事實上,除了民俗類別的文化資產之外,尚有許多其他類別的,如遺址、建築、古物、傳統藝術等西拉雅文化資產仍未經過詳細地調查與管理。此外,還有一些是已經知道但卻還沒有申報的西拉雅文化資產,例如北頭洋的「荷蘭井」,是急需加緊處理的。
本研究團隊於民國107年(2018)曾經執行《臺南市西拉雅文化資產第一期先期調查研究與保存可行性評估計畫》,在期末報告中已經羅列西拉雅文化資產的初步調查結果,並提出有關西拉雅文化資產保存與管理的建議,提議委託單位可以訂定短、中、長期的規劃。以短期規劃而言,可以申報、登錄與指定,可立即處理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其中以「荷蘭井」列為優先考慮。爰此,本計畫將根據現有的基礎資料梳理臺南市北頭洋聚落及「荷蘭井」的調查研究,從文化景觀的概念探討北頭洋蕭壠社的族群與聚落變遷。此外,還將以「荷蘭井」為主要對象,研究其形式構造、歷史沿革及在整體聚落中的文化景觀意義。最後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或《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相關規定,提報「荷蘭井」為有形或複合式的文化資產。